第二十三章
  榻上凌乱的锦被,和被揉得发皱的细软罗裙,极尽香艳,却成了这桩禁忌唯一的证据。
  李觅曼步走到那盏即将燃尽的灯火前,拿起烛台,冷静转身,无比优雅地倾倒在那堆聚着淫靡痕迹之上。
  “刺啦——”华美的丝绸与那未干的浊液相遇,火苗“轰”地一下蹿上寝帐,点点星火四散开来。
  “走吧。”她失焦的目光定格于襦裙间绣得精致的芍药,也不知在想什么,待光芒灼热地照耀整间房室,才率先开口。
  魏戍南深深地看了她一眼,躬身拉开门,用高大的身躯护着她下楼。
  “公主,您怎么…”蒹葭心中始终翻腾着不安的情绪,房内踱步良久,无意识地抬头,正好看见二人出现在拐角。而他们身后,浓烈的黑烟正滚滚而出。她先是微愣,随即,在宫中浸淫多年的聪慧让她自然地做出了反应:“走水了!来人啊!阁楼走水了——”
  婢子的惊呼,彻底点燃了沉寂的后半夜。
  少年尽忠职守地护住李觅逃出阁楼,破晓的夏风扑面而来,天边已泛起鱼肚白。东方瑰丽的朝霞映照在少女苍白的侧脸上,他静静守护着,这份惊心动魄的美。
  回宫后的半月,诡异的平静笼罩了紫微殿。
  魏戍南依旧是那个尽忠职守的掌卫事大臣,李觅也照例是那个养伤不出的娇贵公主。可他每次垂首,都似乎能闻到自己身上那股混合了她体香和蜜液的靡靡之气。而他看她的眼神,也再无法回到纯粹的臣服。
  黑眸深处,多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觉察的、属于男人的占有。
  贵妃仿若真的自那夜的刺客突袭受到惊吓,告病了两日,德妃与二皇子倒时常在御前适逢。芒种前夕,上林苑惊马之事,忽然有了“定论”。
  暑气渐生,李觅身着极薄的冰丝软烟罗裙,那料子轻若无物,在此刻明媚的日头下几乎呈了半透,隐约勾勒出里头芍药粉的小衣轮廓与少女的玲珑身段。因是晨起,她并未束发,只松松挽了个堕马髻,整个人如无骨的春水般,慵懒地倚在铺了凉簟的贵妃榻上。
  内侍总管得了皇帝的吩咐前来回话,魏戍南则按例守在一旁。
  “回禀公主,”他老练地躬身,双眼低垂,几乎看不出任何情绪,“刑部那头由二殿下全权督办,已有案子水落石出,陛下遣奴家前来回话,皇后娘娘那里也知晓了。”
  李觅翻书的手指停顿在那,一截纤细的皓腕露在袖外,端得是玉软花柔,风情自生:“沉公公免礼。”
  “当日惊马,实乃上林苑的从七品小官所为。此人名唤胡能,已于昨夜留书自裁。”魏戍南的眼底滑过怀疑的嗤讽,沉总管并未注意,站直后仍恭敬正色道:“据遗书所言,他清明回家奔丧,料理父亲后事。可父亲生前患有奇症,需抓取干姜草吊命。”
  “此药气味特殊,可致牲畜惊厥。那张德回苑当值时,身上沾染了此药气味,这才…这才冲撞了公主御马。他本未曾想起,是近日听闻陛下彻查,才幡然醒悟,惊觉自己犯下滔天大祸,无颜面圣,故…留书自裁,以死谢罪。”
  总管说完,少女素手掩面,慵懒地打了个哈欠。
  这桩案子,就被如此恰好的意外,搪塞得干干净净?无论是赏荷宴上当面服毒的刺客,抑或是仵作“验过”上吊自裁的小官,都让他觉得寒凉。
  当真权势滔天到视人命如草芥的地步?
  可奇怪的是,陛下也相信了这番说辞,所以放任刑部交出这份答案吗?
  接二连叁的疑问如同阴云般笼住魏戍南的心,榻上的李觅已缓缓合上书卷,俏脸微扬,满是楚楚的怜惜:“既是如此,倒是…可惜了。好生生的孝子,却落得这般下场。”
  “尚乘奉御监管不力,已自请降职,虽有二殿下求情,圣上仍多有斥责,说是罚奉叁月。”
  她不置可否,美目流转,柔情似水的眼神轻飘飘地落在魏戍南身上:“魏大人,你听到了么?”
  少年恭谨地垂下眼帘,适时掩去自己所有情绪,躬身行礼:“此时微臣亦有过失,日后定愈发用心,护公主周全。”
  他听到了。
  他听到了敌人斩断尾巴时,那干脆利落的“咔嚓”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