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
苏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康熙身边的汉人重臣,主编康熙字典的那位,现在是翰林院侍读学士,他一生清廉,虽官至大学士,却没有妾室,家里也没横财。
这会儿的陈廷敬三十,在这满人为主的官场上已经是非常年轻了,他不高,中等身材,偏瘦一些,目光明澈灵透,身上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温文尔雅,却又不失威严自持。
等着皇帝赐座,苏敏就去端了茶。
陈廷敬接过,微微颔首道谢,苏敏毕竟是皇帝身边的御前宫女,别说是他了,就是那些亲王们见了也都要客客气气的,这就是小鬼难缠的缘故。
苏敏还挺喜欢陈廷敬这样的官员的,垂手而立,悄声听着他们的谈话。
“回皇上,”陈廷敬的声音平稳,带着山西口音特有的沉厚,“汉人过端午,原是为避疫祈福,后来渐与纪念屈原的说法合在一处,民间百姓从五月初一便忙起来,门上要挂艾草、菖蒲,说是能驱邪避瘟,孩童手腕系五彩丝绳,叫长命缕,讨个平安顺遂的彩头。”
他抬眼瞥见康熙指尖轻叩案面,便接着说细节:“吃食上,南北略有不同,北方多吃角黍,就是粽子……”
陈廷敬确实是博学多闻,皇帝一问就开始娓娓而谈,虽然苏敏也熟知这些,但古代和现在毕竟有些不同,也忍不住侧耳去听。
康熙认真听完,道,“朕听说江南还有赛龙舟,几十人划着长船竞渡,鼓声能传几里地,朕也想举办一场,陈大人,可有好的想法?”
陈廷敬思索了片刻说道,“皇上此举,既能顺应民俗,又能让八旗子弟瞧瞧汉人的乐趣,实在是美事。”
皇帝见陈廷敬也觉得不错,点头说道,“朕准备在南苑举办,八旗子弟参加,设有重奖,到时候也能热闹热闹。”
“陛下,臣有浅见,斗胆禀奏。”
皇帝点头,陈廷敬说道,“比起西苑,什刹海更合适,如今陛下刚除了鳌拜那逆贼,正是与民同乐的好日子,西苑乃皇家禁区,旁人难以靠近,什刹海却不同,老百姓都能来凑热闹,既能看到陛下威仪,又能体会八旗子弟的勇猛,满汉一家,正是如此。”
皇帝认真听着,示意陈廷敬继续说,“可在岸边设几张案几,摆些粽子,雄黄酒,让百姓也能沾沾喜气,再让顺天府尹带几个老儒讲讲端午团员意头,既热闹,又不失教化。”
陈廷敬说完,也不见皇帝反应,知道这是有所顾虑,毕竟比起安全的西苑,什刹海却有些危险,如今鳌拜刚除,乱党余孽还在,确实是有些冒险。
但他觉得,越是这样的时候,皇帝越是需要得到民心,所以这看似危险,反而是一步好棋,就看陛下敢不敢。
其实陈廷敬打赌皇帝是敢的,这样突然就置之死地的抓了鳌拜的人,自然是有胆有谋的性情,愿意去做尝试。
一旁的康亲王突然骂道,“好你个大胆的陈廷敬,这是置陛下的安危不顾呀!”
索额图也站出来,说道,“陛下,请三思。”他力气大,又一向讨厌汉臣,一把推开了陈廷敬,让他跌坐在地上。
“臣冤枉。”陈廷敬赶忙说道。
苏敏都傻了,不知道事情怎么变成这样,不过她突然发现,自己忽略了一件事,皇帝的安危确实是要比什么事情都重要,而且这时候满人入关也才四十年,其实还有很多矛盾藏在暗处。
“冤枉?”索额图觉得陈廷敬就是在狡辩,上前就要踹了一脚,骂道,“康亲王说的对,陈廷敬,你是不是不安好心?你们汉人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,根本就居心叵测。”
苏敏有点着急了,索额图力气很大,一脚下去,陈廷敬起码得在家里躺半个月,一不小心人踹废了,她可不想以后见不到康熙大字典,赶忙去推了一把陈廷敬,索额图那一脚就给踩空了。
“大胆,小小贱婢,也敢拦着小爷?”
索额图又拽过苏敏,想要打她。
只是他手还没过去了,就被一个人拽住,索额图抬头一看,居然是皇帝,他不知道何时已经走到了跟前,他目光冷的像是像深冬寒潭的底,静水无波,却藏着能冻裂金石的凉。
“陛下……”
“在朕前面,你就如此造次,可曾把朕看在眼里?”皇帝又指着苏敏说道,“这可是伺候朕的宫女,你也配喊一句贱婢?不看僧面看佛面,总要给朕几分颜面,你却如此无所顾忌,是不是在心中,早就对朕不敬,不满了?”
索额图直接慌了,跪下来磕头说道,“陛下,微臣冤枉。”
“你就在这,给朕跪着!”
皇帝又扫了眼几个人,说道,“此事以后再议。”说罢就从外间出来,直接回了次间,一时大家面面相觑,康亲王和安亲王都退了出去,就是陈廷敬也出了门去。
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对陈廷敬说道,“你这也太大胆了一些。”又看了眼苏敏消失的方向,“可是认识这一位宫女?”
陈廷敬摇头,说道,“不曾,我得好好回去打听下这位。”
“是该好好道谢了。”
熊赐履原本实行要举荐下这位,让他在皇帝跟前露脸,谁知道居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,不过陈廷敬做事,向来公正廉洁,直来直去的,却也是无法。
皇帝回到次间开始批奏折,苏敏乖巧的在一旁给皇帝研磨,皇帝却不肯,喊了梁九功过来研磨,苏敏被挤兑到了一旁。
梁九功偷瞄了眼皇帝,又看了眼苏敏,想着今天这苏敏肯定是惹怒陛下了,难道要失宠了?说起来,
他们两个人倒也没什么过节,反观苏敏还是个很好相处的人,但是也不妨碍他想做做这乾清宫里的第一。
虽然有点不地道,但是梁九功暗搓搓的期待着。
不过等了半天也没什么,就是屋内的气氛有些压抑,皇帝冷着脸看折子,批折子,偶尔还会喊了内大臣康亲王询问事情。
一眨眼就到了晚上。
苏敏可怜兮兮的在一旁练字,好一会就把写好的拿到了皇帝跟前,说道,“陛下,奴婢写了十张。”很是一副想要讨赏的表情。
要是往日,皇帝肯定会夸赞一番,起码会笑一笑,但是今日却没有说话,甚至看都不看苏敏一眼,不过皇帝一看苏敏写的一摞纸,怒意都减了几分,说道,“就会使这些无聊的把戏。”
原来苏敏满篇都写了,奴婢知错了。
在翻开下一页,苏敏画了两个小人,不要太高看苏敏的画工,都是灵魂画手,一个脑袋上顶着一朵大花朵的是苏敏,没有的则是皇帝。
苏敏画了自己大滴大滴掉眼泪的场面,对面是冷着脸的皇帝。
皇帝虽然努力压着,但是笑意从眼尾慢慢的扩散开了,最后又好气又笑,“怎么几年了,你这画工还是如此?”
小时候苏敏就会画这种灵魂画逗康熙开心,那时候康熙还小,倒也没觉得不对,等着长大了也觉得这些画太过粗糙,但是也看习惯了,时间久了,倒也成了两个人的之间特有的秘密了,每次苏敏认错都用这招,百试不爽。
当然最好用就是哭,但那不到关键时刻肯定不能用。
“知道自己错哪里了?”
“奴婢不该擅作主张。”
皇帝没有说话,苏敏绞着手指头,又补了一句,“有陛下在,谁能伤到奴婢呢?”
“朕也有疏忽的时候。”皇帝忽然叹气,刚才他也吓了一跳,“你须的记得,什么都没自己身子重要。”
苏敏有些微的感动,伸手去勾了勾皇帝的衣袖,说道,“奴婢谨记于心。”她的语气有点上扬,带些微的软,像是在撒娇。
皇帝只觉得心里像是被羽毛挠了一样痒痒的。
作者有话说:
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把文修了下,删掉写张氏两章的内容,影响不大,只是为了加快进度,所以更新就在这里了。
第15章
梁九功发现自己纯属想多了,就这么一会儿,写了几个字,画了一副画,就哄的皇帝笑起来,这苏姑娘的手段可是他比不上的。
哎,有些人的本事,你不服就是不行。
索额图还在外间跪着,康亲王来来去去的,也不敢跟他说话,两个人对视了几眼,他就转过头走了。
其实索额图早就后悔了,现在这世上就是没有后悔药。
终于等了一会儿,梁九功过来传旨,他听完连脸都白了,接了旨意,好不容易站起来,只觉得腿都不像是自己的,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去。
索额图御前失仪,目无君上,罚俸一年,将其从正二品侍郎降为从二品内阁学士降级留任,令其闭门思过十日并提交悔过折。
这二品侍郎的官职还没焐热,就又降职了。
最主要的是,似乎已经被皇帝厌弃了。
索额图出了宫门,随从这才敢上前问道,“三爷,您这腿没事吧。”
索额图一肚子气无处发泄,踹了随从一脚,骂道,“老子好着呢,不就跪二个时辰。”
这会儿的陈廷敬三十,在这满人为主的官场上已经是非常年轻了,他不高,中等身材,偏瘦一些,目光明澈灵透,身上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温文尔雅,却又不失威严自持。
等着皇帝赐座,苏敏就去端了茶。
陈廷敬接过,微微颔首道谢,苏敏毕竟是皇帝身边的御前宫女,别说是他了,就是那些亲王们见了也都要客客气气的,这就是小鬼难缠的缘故。
苏敏还挺喜欢陈廷敬这样的官员的,垂手而立,悄声听着他们的谈话。
“回皇上,”陈廷敬的声音平稳,带着山西口音特有的沉厚,“汉人过端午,原是为避疫祈福,后来渐与纪念屈原的说法合在一处,民间百姓从五月初一便忙起来,门上要挂艾草、菖蒲,说是能驱邪避瘟,孩童手腕系五彩丝绳,叫长命缕,讨个平安顺遂的彩头。”
他抬眼瞥见康熙指尖轻叩案面,便接着说细节:“吃食上,南北略有不同,北方多吃角黍,就是粽子……”
陈廷敬确实是博学多闻,皇帝一问就开始娓娓而谈,虽然苏敏也熟知这些,但古代和现在毕竟有些不同,也忍不住侧耳去听。
康熙认真听完,道,“朕听说江南还有赛龙舟,几十人划着长船竞渡,鼓声能传几里地,朕也想举办一场,陈大人,可有好的想法?”
陈廷敬思索了片刻说道,“皇上此举,既能顺应民俗,又能让八旗子弟瞧瞧汉人的乐趣,实在是美事。”
皇帝见陈廷敬也觉得不错,点头说道,“朕准备在南苑举办,八旗子弟参加,设有重奖,到时候也能热闹热闹。”
“陛下,臣有浅见,斗胆禀奏。”
皇帝点头,陈廷敬说道,“比起西苑,什刹海更合适,如今陛下刚除了鳌拜那逆贼,正是与民同乐的好日子,西苑乃皇家禁区,旁人难以靠近,什刹海却不同,老百姓都能来凑热闹,既能看到陛下威仪,又能体会八旗子弟的勇猛,满汉一家,正是如此。”
皇帝认真听着,示意陈廷敬继续说,“可在岸边设几张案几,摆些粽子,雄黄酒,让百姓也能沾沾喜气,再让顺天府尹带几个老儒讲讲端午团员意头,既热闹,又不失教化。”
陈廷敬说完,也不见皇帝反应,知道这是有所顾虑,毕竟比起安全的西苑,什刹海却有些危险,如今鳌拜刚除,乱党余孽还在,确实是有些冒险。
但他觉得,越是这样的时候,皇帝越是需要得到民心,所以这看似危险,反而是一步好棋,就看陛下敢不敢。
其实陈廷敬打赌皇帝是敢的,这样突然就置之死地的抓了鳌拜的人,自然是有胆有谋的性情,愿意去做尝试。
一旁的康亲王突然骂道,“好你个大胆的陈廷敬,这是置陛下的安危不顾呀!”
索额图也站出来,说道,“陛下,请三思。”他力气大,又一向讨厌汉臣,一把推开了陈廷敬,让他跌坐在地上。
“臣冤枉。”陈廷敬赶忙说道。
苏敏都傻了,不知道事情怎么变成这样,不过她突然发现,自己忽略了一件事,皇帝的安危确实是要比什么事情都重要,而且这时候满人入关也才四十年,其实还有很多矛盾藏在暗处。
“冤枉?”索额图觉得陈廷敬就是在狡辩,上前就要踹了一脚,骂道,“康亲王说的对,陈廷敬,你是不是不安好心?你们汉人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,根本就居心叵测。”
苏敏有点着急了,索额图力气很大,一脚下去,陈廷敬起码得在家里躺半个月,一不小心人踹废了,她可不想以后见不到康熙大字典,赶忙去推了一把陈廷敬,索额图那一脚就给踩空了。
“大胆,小小贱婢,也敢拦着小爷?”
索额图又拽过苏敏,想要打她。
只是他手还没过去了,就被一个人拽住,索额图抬头一看,居然是皇帝,他不知道何时已经走到了跟前,他目光冷的像是像深冬寒潭的底,静水无波,却藏着能冻裂金石的凉。
“陛下……”
“在朕前面,你就如此造次,可曾把朕看在眼里?”皇帝又指着苏敏说道,“这可是伺候朕的宫女,你也配喊一句贱婢?不看僧面看佛面,总要给朕几分颜面,你却如此无所顾忌,是不是在心中,早就对朕不敬,不满了?”
索额图直接慌了,跪下来磕头说道,“陛下,微臣冤枉。”
“你就在这,给朕跪着!”
皇帝又扫了眼几个人,说道,“此事以后再议。”说罢就从外间出来,直接回了次间,一时大家面面相觑,康亲王和安亲王都退了出去,就是陈廷敬也出了门去。
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对陈廷敬说道,“你这也太大胆了一些。”又看了眼苏敏消失的方向,“可是认识这一位宫女?”
陈廷敬摇头,说道,“不曾,我得好好回去打听下这位。”
“是该好好道谢了。”
熊赐履原本实行要举荐下这位,让他在皇帝跟前露脸,谁知道居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,不过陈廷敬做事,向来公正廉洁,直来直去的,却也是无法。
皇帝回到次间开始批奏折,苏敏乖巧的在一旁给皇帝研磨,皇帝却不肯,喊了梁九功过来研磨,苏敏被挤兑到了一旁。
梁九功偷瞄了眼皇帝,又看了眼苏敏,想着今天这苏敏肯定是惹怒陛下了,难道要失宠了?说起来,
他们两个人倒也没什么过节,反观苏敏还是个很好相处的人,但是也不妨碍他想做做这乾清宫里的第一。
虽然有点不地道,但是梁九功暗搓搓的期待着。
不过等了半天也没什么,就是屋内的气氛有些压抑,皇帝冷着脸看折子,批折子,偶尔还会喊了内大臣康亲王询问事情。
一眨眼就到了晚上。
苏敏可怜兮兮的在一旁练字,好一会就把写好的拿到了皇帝跟前,说道,“陛下,奴婢写了十张。”很是一副想要讨赏的表情。
要是往日,皇帝肯定会夸赞一番,起码会笑一笑,但是今日却没有说话,甚至看都不看苏敏一眼,不过皇帝一看苏敏写的一摞纸,怒意都减了几分,说道,“就会使这些无聊的把戏。”
原来苏敏满篇都写了,奴婢知错了。
在翻开下一页,苏敏画了两个小人,不要太高看苏敏的画工,都是灵魂画手,一个脑袋上顶着一朵大花朵的是苏敏,没有的则是皇帝。
苏敏画了自己大滴大滴掉眼泪的场面,对面是冷着脸的皇帝。
皇帝虽然努力压着,但是笑意从眼尾慢慢的扩散开了,最后又好气又笑,“怎么几年了,你这画工还是如此?”
小时候苏敏就会画这种灵魂画逗康熙开心,那时候康熙还小,倒也没觉得不对,等着长大了也觉得这些画太过粗糙,但是也看习惯了,时间久了,倒也成了两个人的之间特有的秘密了,每次苏敏认错都用这招,百试不爽。
当然最好用就是哭,但那不到关键时刻肯定不能用。
“知道自己错哪里了?”
“奴婢不该擅作主张。”
皇帝没有说话,苏敏绞着手指头,又补了一句,“有陛下在,谁能伤到奴婢呢?”
“朕也有疏忽的时候。”皇帝忽然叹气,刚才他也吓了一跳,“你须的记得,什么都没自己身子重要。”
苏敏有些微的感动,伸手去勾了勾皇帝的衣袖,说道,“奴婢谨记于心。”她的语气有点上扬,带些微的软,像是在撒娇。
皇帝只觉得心里像是被羽毛挠了一样痒痒的。
作者有话说:
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把文修了下,删掉写张氏两章的内容,影响不大,只是为了加快进度,所以更新就在这里了。
第15章
梁九功发现自己纯属想多了,就这么一会儿,写了几个字,画了一副画,就哄的皇帝笑起来,这苏姑娘的手段可是他比不上的。
哎,有些人的本事,你不服就是不行。
索额图还在外间跪着,康亲王来来去去的,也不敢跟他说话,两个人对视了几眼,他就转过头走了。
其实索额图早就后悔了,现在这世上就是没有后悔药。
终于等了一会儿,梁九功过来传旨,他听完连脸都白了,接了旨意,好不容易站起来,只觉得腿都不像是自己的,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去。
索额图御前失仪,目无君上,罚俸一年,将其从正二品侍郎降为从二品内阁学士降级留任,令其闭门思过十日并提交悔过折。
这二品侍郎的官职还没焐热,就又降职了。
最主要的是,似乎已经被皇帝厌弃了。
索额图出了宫门,随从这才敢上前问道,“三爷,您这腿没事吧。”
索额图一肚子气无处发泄,踹了随从一脚,骂道,“老子好着呢,不就跪二个时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