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人今日可展颜 第141节
  男人却松开了狼毫笔,反手握住了那白皙的小手,身子往后转,直接亲到了女郎的下巴。
  “你做什么?你不练字了?”桓灵惊了一跳,不知他怎么突然就这样了。
  唇齿间溢出压抑的声调:“嗯,不练了。”
  他埋头在女郎的脖颈间轻笑。现在,有比练字更有意思的事。
  桓灵轻轻推他,语气娇嗔:“你别咬出印子,叫人瞧见丢死人了。”
  “嗯。”梁易的吻就渐渐往下拱开了她的衣襟,越亲越重,很快就不满足地将女郎抱到自己腿上坐着,紧紧地贴着。
  虽燃了好几个炭盆,但这间屋大,仍然暖和不起来。暴露在外的皮肤越来越多,桓灵揉揉他的脑袋,娇声埋怨:“冷。”
  梁易黏黏糊糊:“一会儿就暖和了。”
  他的吻落在各处,无比动情,桓灵也被他引得起了心思,抱紧了他精壮结实的腰:“别在这里,回床上去。”
  “不用。”他强忍着渴望,大步起身,让女郎靠在了书架上,而后虔诚地跪了下去,掀起了她的裙摆。
  “别,别这样。”桓灵紧紧地揪他粗硬的头发,很快就说不出话了。
  梁易或急或重地吻,罕见地违抗了女郎的意思。他知道,桓灵其实也更喜欢这样,身体的反应是最真实的。每次这样的时候,她总会格外动人。
  当他站起身时,女郎以为终于要回床上去了,可他竟直接挤了过来,势不可挡。
  一切都结束的时候,桓灵是真的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。
  这样站着实在太累人了,后面她整个人都腿软控制不住地往下滑。梁易直接托着她的大腿将她抱了起来,在屋子里慢慢走着,身体自然随着走动的节奏而摇晃。
  这太疯狂了。
  夜里冷,歇下的时候梁易也把桓灵紧紧地搂在怀里。女郎累得不轻,连眼睛都不愿意睁开,只用头去撞他的肩膀:“以后,不许这样了。”
  梁易爱怜地亲亲她的发顶:“为何?我觉得很好。”
  桓灵不说话了。梁易贴着她的耳边:“阿灵,你也觉得好的。”
  女郎那极致的反应简直令他心颤。彼此心意相通之后,感觉会比之前美妙得多。
  他不再纠结那只是身体本能的欢愉还是女郎对他的爱意,只与她尽情沉沦。
  桓灵不语,默默拧他未着寸缕的腰。
  梁易在她耳边笑:“而且,都不用再收拾床塌,省了不少事。”
  ——
  几日后,江临的批复已到。
  他狠狠斥责了彭城郡隐瞒消息的当地官员,但由于水匪人多势众且并没有过分的伤人之举,命梁易对他们进行招安。
  旨意中言明,若是水匪反抗,梁易便可直接调动附近诸郡兵力,剿灭他们。
  这想法倒是与梁易不谋而合。他便打算先派一队人马前往沙洲附近,探探那水匪头子的意思。
  桓煜和华济都急着立功,争着抢着做先锋。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  作者有话说:这本快完结了[狗头]梁小山也是我笔下第一个年上男主,因为各种原因他比较内耗。我想尝试不同人设,所以下一个年上男主是毫不内耗那种,大家先看看文案[捂脸偷看]
  《公主和亲草原后》
  李宁卉见到莫哈裴罗的第一眼就不喜欢他。他高大健硕,粗犷不羁,行事粗鲁,第一次不得章法地亲她就将她吓了个十成十。
  李宁卉长于长安,她喜欢风流俊逸、腹有诗书的读书人。可向来慈爱的皇帝父亲应了草原的求亲,将她送到了风沙漫天的北地。
  自从接下赐婚的旨意,她便没想过能活着离开草原。在草原这样的苦地方,或许自己会同史书上那些和亲公主一样,因不习惯风土而早早病逝。她的嫁妆中,有上好的楠木。她命随行工匠做成棺材。希望到那日,可以魂归故里。
  可当她向莫哈裴罗提出这个请求,他却头一次慌了。他跪在地上,伏在她的膝上,一遍遍地流着泪重复:“你不会死的。”
  她以为莫哈裴罗是不通情理的混蛋,可他伏在她的膝上,一边流泪一边同她保证:“你回去吧,如果回去你能开心,你就回去。只要你在一日,我永远臣服大梁,永不扰边。”
  莫哈裴罗是个弑兄杀弟的狠人,在腥风血雨的厮杀中坐上了可汗的宝座。他天不怕地不怕,更不怕死。
  可自从娶了从繁华之地来的大梁公主,他不仅怕死,还怕受伤。
  一开始,他怕自己死了,公主要依照草原的习俗嫁给自己弟弟。公主不喜他,若是弟弟没成婚,倒也还好,说不定公主看弟弟还更顺眼些。可弟弟与弟妹感情那般好,公主夹在中间,要怎么过日子?
  后来,他怕公主看到那些伤口,那双盛满笑的眼睛会溢出心疼的泪。
  【阅读指南】
  1,女主有白月光,但后期是很粗的双箭头
  2,1v1双c,年龄差6
  第127章
  少年一腔热血意气风发,总是令人动容的。梁易想起自己因为射箭的好本事在营中崭露头角的时候,他其实根本没想诸如光耀门庭扬眉吐气那些事。
  他只是真切地感受到,自己在营中的日子变好了。那些指指点点、闲言碎语少了许多,他能得到的食物也比之前多,能让自己每顿都吃饱,个头也开始飞涨。
  矮小黑瘦的梁小山,不到一年时间就变得高高瘦瘦。营中比他个头高的没几个,他不用再仰视那些普通士兵。
  梁易从手下抽调了几十人,又从彭城郡的守军中抽调了部分熟悉当地情况的士兵,在一个晴朗无风的日子乘船往湖中心的沙洲方向去,彭城郡的主要官员皆随行左右。
  随着船队的航行,湖中心的沙洲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央。初时看不大清楚,但随着距离变近,慢慢也就能看清了。
  沙洲较为平坦,最中间的屋舍鳞次栉比,四周是一片片的菜地,种满了耐寒的菜蔬,期间有蜿蜒曲折的小路相连。
  而在沙洲的最外围,则朝各个方向修建了一座座瞭望台,每座瞭望台之间都相隔不远。
  约莫是瞧见了船队,瞭望台下聚起了许多人,有一艘小船也扬起了帆,朝着他们出发了。
  “不许过来!”小船上有人大声朝他们喊话。
  陈极手下的幕僚对他们喊道:“大胆水匪,不得无礼。你们在此地占据沙洲,侵占大夏疆土。但所幸陛下仁德,特命安王招安尔等,还不上前谢恩!”
  “招安?”那人冷笑一声,“我等安居此地,从未招惹祸端,你们竟还是容不下!什么陛下,狗皇帝!你们都是狗皇帝的狗腿子!一群狗官!”
  此人出言如此放肆,陈极小心翼翼去看梁易的脸色。据说这位王爷是陛下的义弟,随陛下出生入死情谊深厚,听到这匪徒如此大胆辱骂陛下,他一定很生气吧。
  可梁易的神色看不出喜怒,反倒是跟在他身后的那位桓氏三郎,满面怒容拳头紧握,恨不得冲出去飞到对面的船上将人狠狠打上一顿。
  陈极松了一口气,作为彭城郡的郡守,他自然希望这些匪徒能够接受招安,不再出大的乱子。若是真要剿匪,几万人在彭城郡打起来,必定尸横遍野民不聊生,说不定陛下还要追责他未及时上报之责。
  他对着小船上的人大喊:“小贼,陛下肯招安尔等已是厚德之举,你们竟还不心存感恩。我乃彭城郡守,安王在此,且叫你们能做主的出来回话。”
  那人冷冷一笑:“见我们当家的,你们还不配!”
  船队慢慢抵近,梁易朗声问:“陛下招安,不用困于一湖心沙洲,能到岸上安居乐业。你们因何不愿?”
  “我才不信你们的鬼话!”那人左手慢慢举起,比了个手势。
  桓煜扯了一下梁易的衣角,他抬头一看,沙洲上的人已经列做两排,举起弓箭齐齐对准了他们。
  小船上的人仍在大声威胁:“退后!不然我们就放箭了!”
  陈极不想他们打起来,开始威逼:“本官奉劝你们不要做以卵击石的蠢事。你今日若敢放箭,明日整个沙洲都会不复存在。你们没有一个人能有活路。”
  水匪在沙洲盘踞多年,一直与官府相安无事,连劫掠百姓的事情都几乎没做过,又怎么会冲动地对着朝廷重臣放箭。列队举起弓箭,只是见他们此行人少,想以此吓退他们。
  梁易的目的是招安,并不想起更大的冲突,就道:“给你们三日时间考虑,三日后,我会再来请你们大当家的一叙。”
  ——
  知道可能要打起来的时候,桓灵非常担心。让自己的妻子为自己担惊受怕,是为人夫君的失职,梁易心里很内疚。
  可他不得不这样做。
  桓灵也善解人意,还温声劝他:“我不是要有意干涉你的正事,我只是觉得,他们没做过什么错事。如果能招安,最好还是招安吧。不到万不得已,别轻易下令剿匪可以吗?”
  他如今位高权重,随意的一句话便可以定人生死。所以,行事需要格外谨慎多番考量。
  女郎知道梁易在战场上杀过许多人,但那或是两国之间争夺领土的厮杀,或是对为非作歹之徒的剿灭。
  若是杀掉没做过什么错事的两万余人,杀孽实在太重。
  梁易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:“放心,我明白。”
  但这三日,他也做足了水匪不肯接受招安的准备,迅速召集了附近诸郡的人马,加起来有三万余人。同时,他派遣了几个彭城郡当地熟悉地形的士兵,从水下暗中潜入沙洲,摸清了上面的大致地形和主要路线以及人员分布。
  “启禀将军,据估算,岛上的人数的确超过两万,至少有一半妇人,且还有老人孩童。精壮的青年男子,应不超过七千人。”士兵犹豫了一瞬,“但有许多妇人与男子一同训练巡逻,人人皆兵。”
  梁易大致了解了情况,三日之期未到,这几日都带人轮流在湖畔守着,那群水匪也没有闹出别的动静。
  守在岸边的主要官员,没有一个人希望真的要去剿匪。希望真能如他们所想吧。
  但附近诸郡派来的援军可不这么想。本来最近没有战事,立不了功,军职就难以往上升。而且,同一个先生教出来的学生,大家的才学都一样的好,那就显不出谁的优秀来。
  可若是先生发现其中有一个学生是通过舞弊得来的成绩,实则是个草包。那先生一定会看其他学生更顺眼些。
  他们其他诸郡不就是并非草包的那些学生吗?
  彭城郡闹得越乱,越能衬托出他们的治理能力。因此,他们对剿匪一事其实是乐见的,但碍于梁易,什么都不敢表露。
  突然,华济急匆匆赶过来,语气慌慌张张:“将军,桓煜他不见了。”
  “怎么回事?”
  “他说要去方便一下,可已经两刻钟了还没回来。他从前每次都是很快就回来的。”华济很担心,“而且,谢郡丞和他一起去的。他们二人素来不和,会不会打起来了?”
  谢霁这几日仍是殷勤得很,有时间就会找桓煜说话,但桓煜并不搭理他,谢霁也毫不气馁,就连他去方便,也要跟着他。
  梁易迅速起身:“带人去找。”
  华济:“我已经在附近找过一圈了,没找着人。”
  梁易加派了人手,很快在树林里面发现了桓煜和谢霁的踪迹。地上横着几具尸体,桓煜在与两个不明身份的人拼杀,而谢霁受了伤躺在地上,奄奄一息。
  梁易带的人迅速包围了他们,那两人见他们人多势众,知道自己绝无胜算,停止了打斗,一人当即就被来不及停手的桓煜一刀毙命。
  而另一人,双目圆瞪,大吼一声:“吾辈好汉,宁死不屈!绝不接受招安!”
  而后,他也迅速一刀抹了脖子。所有的贼人都没了命,没留下活口。
  桓煜大喊:“大姐夫,快救人。”
  谢霁背后被砍了一刀极深的伤口,还在不停地往外流血,瞧着十分吓人。人也已经晕了过去,人事不知,情况委实不太好。
  过来找人的都是军中之人,个个都穿着盔甲。只谢霁是文官,衣裳便于取用,梁易果断用刀划破他的衣裳,用布条将他大腿上出血处附近缠紧。